...

相关搜索

    携手共护,药解罕见——2025年国际罕见病日学术交流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2025-03-06

    2025年2月28日,值第十八个国际罕见病日之际,中国药师协会罕见病用药工作委员会在北京举办“携手共护,药解罕见”主题学术活动。活动汇聚罕见病领域知名专家、政府代表、科研人员及患者家属代表,围绕罕见病诊疗体系建设、药物研发创新与用药保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我国罕见病领域多学科协作与政策优化,提升患者用药可及性与生活质量。

    香港维健医药集团董事长王威先生作为中国药师协会罕见病用药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出席了此次大会并参与了圆桌会议环节。

    多方聚力,共筑罕见病诊疗新生态

    中国药师协会史录文会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我国罕见病患者群体庞大,诊疗与用药保障体系的完善需医学、药学、政策及社会力量的协同推进。他强调,罕见病用药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正是为整合资源、加速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切实回应患者需求。

    罕见病用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宋红梅教授详细介绍了委员会的工作成果,包括科普宣教、学术交流及政策推动等,并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合作:“罕见病用药问题的解决需多方携手,从政策支持到临床实践,每一步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希望。”

    政策突破与创新实践并举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符祝副局长分享了乐城在罕见病药物引进领域的先行经验。通过“引进国际创新药品”“公立医疗机构特许经营”等七大核心政策,乐城已成功引入多款国际创新药物,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先行先试”的治疗窗口。符副局长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政策创新,助力国内罕见病药物研发与国际接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杨莉副主任药师对中国罕见病药物治疗的现状、挑战和政策支持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并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前沿诊疗技术点亮患者希望

    在学术交流环节,多位专家聚焦罕见病诊疗前沿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简珊副主任医师对低血磷性佝偻病的病因、发病率、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强调了低血磷性佝偻病的早期诊断和长期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指出通过多学科协作和靶向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到医保保障能有效减轻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赵晓东教授主要介绍了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治疗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的应用和进展。赵教授介绍了他们团队在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使用慢病毒载体和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工具,集中在X-SCID、WAS和APDS三种疾病,目前已经完成了临床前研究和并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同时赵教授也提到基因治疗面临的一些挑战,包括技术难度、监管问题、市场需求和投入产出率等。最后他强调了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治疗在未来治疗PIDs中的潜力,并呼吁更多的研究和合作来解决当前的挑战。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松筠教授对于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专家共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涵盖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的流行病学、遗传学、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强调了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此外也强调了在卟啉病合并用药时药学专家的参与的重要性。

    圆桌对话:破解用药“最后一公里”难题

    圆桌会议环节,专家、企业代表与患者家属围绕罕见病药物可及性、医院准入、长期用药管理等痛点展开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需通过“医保+商保”多层次保障体系及“药师-医师-患者”协作模式创新等方式,打通罕见病用药的“最后一公里”。

    展望未来:以患者为中心,加速药物普惠

    中国药师协会高国彪常务副会长总结指出,罕见病药物保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未来需从政策扶持、研发激励、多方协作等维度持续发力,推动罕见病药物“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切实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罕见病领域提供了学术交流与政策研讨的平台,更彰显了社会各界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注与担当。未来,中国药师协会罕见病用药工作委员会将持续推动行业协作,为守护罕见病患者的生命之光贡献力量。

    关于维健医药

    香港维健医药集团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综合性全产业链生物制药企业。公司聚焦自有工业产品、CSO产品、特药产品三大板块,专注于创新药物的生产开发与商业化。维健医药始终秉持“患者为先”的初心,致力于为罹患心肾疾病、血液肿瘤、胃肠疾病、呼吸和抗感染疾病、罕见病及其他治疗需求未被充分满足的患者提供突破性疗法和创新医疗解决方案,旨在切实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集团立足中国,积极拓展亚洲及其他国际市场,致力于构建医疗健康生态体系,推动行业创新,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治疗需求。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官网:www.winhealth.hk 。 

    相关新闻

    本网站使用文本文件(Cookie)改善网站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访问、删除或阻止文本文件。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这里